2026
七月
31
【主日福音分享】|常年期第十八主日(甲年)
主日福音分享
常年期第十八主日(甲年)
主日道理讲稿:五饼二鱼与基督圣体的奥迹
常年期第十八主日(甲年)
玛窦福音 14:13-21
一、引言:在荒野中,耶稣看顾我们的需要
亲爱的兄弟姊妹们,今天的福音讲述了耶稣用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五千人的奇迹。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慷慨和分享的故事,更是预示着圣体圣事的奥秘,也是天主无尽慈悲和照顾的明证。
当我们身处生命的“荒野”——迷茫、痛苦、失落、经济拮据、信仰软弱时,耶稣就如今天福音中那样,看见我们的处境,动了怜悯的心。
二、耶稣的“怜悯”:天主不是漠不关心的神
福音一开始提到:“耶稣听说若翰死了,就上船,自己一个人到偏僻的地方。”但他并未沉浸在哀伤中。当群众追随他,他“动了怜悯的心”,治好了他们的病人(玛14:14)。
圣奥斯定说:
“怜悯不是软弱,而是天主爱的行动。”
天主的怜悯不是抽象的感情,而是转化为行动的爱。在这段福音中,耶稣的怜悯表现为:
治病人的身体;
喂饥饿的群众;
教导天国的道理;
最终,在圣体圣事中,将祂自己作为食粮赐予我们。
三、“你们给他们吃吧”:主邀请我们参与他的奇迹
当门徒担忧群众饥饿,建议遣散他们时,耶稣却说:“你们给他们吃吧!”
这是个关键转折。耶稣并非直接行神迹,而是邀请门徒——也是今天的我们——参与他的怜悯计划。
��教理启示(《天主教教理》第1329条):
“圣体圣事不只是领受,而是呼召我们成为别人生命的饼。”
门徒说:“我们只有五个饼和两条鱼。”这话很熟悉吗?是不是我们常常也对天主说:
“我没有时间……”
“我没有能力……”
“我信仰不够好……”
“我只有一点点……”
但主耶稣说:“你们给我拿来!”祂不要求我们完美,只要我们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点点,祂就能做出奇迹。
四、五饼二鱼的奥秘:天主的奇迹始于人的慷慨
在《若望福音》记载此事时(若6:1-15),特别提到五饼二鱼是一个小男孩所提供的。这个孩子没有名字,却成了奇迹的起点。
圣若望金口说:
“耶稣能凭空创造食物,但祂愿意用人的微小作为奇迹的种子,使人学习慷慨与信赖。”
自然启示:
一颗小小的种子落入土中,看似不起眼,却能长成参天大树;一只蜜蜂每日微小的劳动,最终酿成甘甜的蜂蜜;同样,一个微小的奉献,在天主手中,可以成为滋养众人的盛宴。
五、圣体圣事的预像:耶稣赐我们真正的“生命之粮”
这段奇迹不只是解决一次饥饿,它也是一幅圣体圣事的“图像”或“预像”。
注意耶稣的动作:
“耶稣拿起饼来,望天、祝福、擘开、交给门徒。”
正如在最后晚餐、弥撒圣祭中,司铎同样重复这一系列动作。教父们一致认为:五饼二鱼是圣体的先声。
耶稣在若望福音6章明确说:
“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命之粮……谁吃了这粮,就永远不死。”(若6:51)
我们每次参与弥撒、领受圣体,不就是领受这源自荒野中的奇迹之爱吗?
六、我们的现实回应:我们能“给别人吃”什么?
亲爱的教友们,今天耶稣也在对我们说:“你们给他们吃吧!”这并不只是指物质的食物,也包括:
一句温暖的问候,给情绪低落的人吃;
一次真诚的陪伴,给孤独者吃;
一段为他人祈祷的时间,给灵魂饥渴者吃;
一颗奉献于堂区和团体的心,让教会成为爱的延伸。
圣德兰修女说:
“我们不能做伟大的事,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。”
七、结语:主给得不只是“足够”,而是“丰盛”
耶稣行完奇迹后,“众人吃了,也都吃饱了”,剩下的碎块竟装满了十二筐!天主不是吝啬的主,祂给的总是丰盛、有余、圆满。
圣保禄在《罗马书》8:32中说:
“天主既然没有保留自己的儿子,反而把他交出来,为我们众人,岂不也将一切与他一同赐给我们吗?”
祂给我们的是祂的身体和血,是祂自己。在这个恩宠的时代里,谁若饥饿,是因为还未敞开自己的心。
实际行动建议:
每周至少参与一次感恩祭,并准备好领圣体。
在生活中找机会“给别人吃”——哪怕是一个微笑、一顿饭、一句鼓励。
用“望天、祝福、擘开、分享”四步,祈祷并计划如何更慷慨地奉献自己。
每天晚上祈祷中回顾:我今天有没有让耶稣通过我去喂养他人?
结尾祈祷:
主耶稣,
你在荒野中看见我们的软弱和饥饿,
你不拒绝我们,而是以怜悯之心接纳我们,
你拿起我们的“五饼二鱼”,行出爱的奇迹。
求你教导我们不藏起爱、不吝啬时间、不拒绝奉献,
让我们成为你爱的器皿,
使你的饼继续在世界上分发,
叫人吃了,就不再饥饿。
阿们。
——小天使神父
